得知王跃文先生将于2025年上海书展举办“世俗生活,有情人间”读者签售会汇巨福配资,心潮霎时翻涌。那一刻,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从繁昌开往上海的高铁,奔赴这场期盼已久的书香之约,开启了我的第二次“追星”之旅。
甫抵上海书展现场,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墨香。眼前万卷铺陈,每一册书都像一扇虚掩的门扉,仿佛轻轻推开,便能窥见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。
签售场地早已被热情读者围得水泄不通。一双双眼睛,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偶像的敬慕。我奋力穿过人群,寻得一处能清晰聆听他声音的位置,心绪在紧张与期待间激荡。终于,王跃文先生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野中。他面带微笑,目光温润而深邃,透着睿智与平和。
王跃文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文学洞见,谈及如何从平凡的世俗烟火中,淬炼出动人心魄的故事。这让我对其作品的魅力,有了更深切的体悟。那一刻,我仿佛被牵引着,走进了他笔下的天地,与那些人物一同经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、喜怒哀乐。
图/2018年《时代邮刊》长沙笔会汇巨福配资
时光回溯七载,长沙初逢。那时的我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普通农民,去长沙参加《时代邮刊》的笔会。我站在人群中,远远地望着王跃文,心中满是崇敬。
而今,我有了近距离接触他的机会。我怀着忐忑,将倾注心血的专著《“无证记者”的新闻课》郑重递上。书中收录了我初见他时的散文——七年前的长沙笔会上,我曾聆听他授课。语言朴素,思想却如深海,所谈所悟,不仅启迪着新闻界与文学同行,更点亮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智慧。
如今,那个遥望他的农民,终于捧着自己的作品,站到了他的面前。
王跃文先生欣然接过书卷,脸上漾开真诚的笑意汇巨福配资,更邀我一同在台上合影留念。刹那间,恍若置身梦境,眼眶不由得湿润了。
他还特意为我题字:“新闻是历史的初稿,报告文学亦是如此。俞乃思秉持史笔写作,其诚可赞,其文可嘉。” 望着这饱含鼓励与肯定的墨迹,心中感动与力量交织奔流。这何止是对文字的认可,更是对我多年坚守文学梦想的莫大激励。它昭示着:无论生活多么平凡,身份何其普通,只要心怀热爱,执着于文学的星火,必能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,寻得璀璨光芒。
上海书展之上,王跃文先生与八方读者、文学同道交流碰撞,思想的火花不断拓展着他的创作疆域,传播着深沉的文学理念。他的《国画》《大清相国》《梅次故事》等经典之作备受喜爱,现场购书者络绎不绝,排起长龙静候签名。王跃文先生耐心回应每一位读者,全程投入,签售持续逾两小时。
此番上海书展之行,于我,是一次“追星”的圆梦,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。它不仅是与心仪作家促膝的珍贵机缘,更是深度对话文学、探寻人生智慧的难得时刻。它让我心中的文学梦想愈发坚定,也让我真切触摸到了文字撼动人心的力量。
回到山乡的夜晚,书展的灯火仍在心头明灭不息。王跃文先生的赠言与读者们满足的笑靥交织缠绕,悄然化作我笔下新故事的序章。我笃信,只要心中有梦,怀揣对文学不熄的热爱,无论前路几多崎岖,我都能坚定前行,书写属于“素人写作”的独特篇章。
作者简介:俞乃思,中共党员,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,现为繁昌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、繁昌区人武部义务新闻报道员。
编 辑 | 胡晨曦
审 核 | 李 玲
终 审 | 黄 菲 汇巨福配资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